两极分化:聚在一起 悄悄建档 信托公司私募热退潮

2020-12-03 16:43:00 来源:新浪财经综合

聚在一起备案,悄悄离开信托公司的私募热退潮

经过几年的沉淀,信托公司申请私募股权牌照的热情逐渐消退。12月2日,记者注意到,过去一个月,陕西国际信托和SDIC泰康信托两家信托公司主动取消了私募基金管理人的注册资格。总体而言,自2016年11月以来,已有16家信托公司退出私募股权市场。注册信托公司的数量也从“高光”时期的44家减少到28家。分析师认为,短期内,大多数信托公司不会以私募股权为主要方向,未来很难形成强大的市场竞争力。

16家公司注销备案资格

信托公司对私募基金牌照的热情逐渐消退。12月2日,记者注意到,另一家信托公司在年内主动取消了私募基金经理的注册资格。根据中国资产管理协会发布的《注销私募基金管理人名单》,SDIC泰康信托于11月25日主动注销私募基金管理人注册资格。

“自愿注销”是指机构放弃私募基金业务,自愿申请注销私募基金管理人注册,并声明自注销申请通过之日起6个月内不再重新申请注册。关于取消私募基金经理注册资格的原因,SDIC泰康信托相关人士对记者表示,“将向相关部门反馈,如有信息将予以回复”。但截至发稿时,记者尚未收到SDIC泰康信托的任何回复。

SDIC泰康信托并不是今年第一家离开的信托公司。11月4日,陕西国际信托也主动取消私募基金经理注册资格。记者查询了中国基金会网站的私募基金经理制度,发现自2016年11月以来,已有16家信托公司取消了私募基金经理的注册资格。注销机构主要分为“主动注销”和“根据公告注销”。“关联注销”有三种类型,其中“主动注销”居多,14家信托公司是“主动注销”,山西信托和中江国际信托是,

与2014年和2015年一起备案的案例相比,过去四年信托公司对私募股权牌照的态度截然不同。一家信托公司的一名已取消申报资格的人士今天对表示,目前信托公司不怎么做私募基金业务。另外,私募基金主管部门是证监会,信托主管部门是银保监。信托公司本身参与较少。

对于许多信托公司取消私募基金备案资格,伊一信托研究员帅国郎今天在接受采访时表示,这首先与信托公司本身的战略布局有关;其次,从监管的角度来说,不同监管机构的监管标准会有所不同。私募基金管理人受证监会监管,信托受保监会监管;其实信托牌照本身就属于私募,私募基金的投资范围与信托产品相比并不明显。

产品发行数量两极分化

“亮点”没有了,注册为私募基金管理人的信托公司数量已经从鼎盛时期的44家悄然下降到28家,还不到68家正常运营的信托公司数量的一半。在注册的28家信托公司中,万向信托、中融国际信托、中建投资信托、华能归信、紫金信托、国联信托、渤海国际信托、江苏国际信托、上海爱建信托、云南国际信托均“标有*”,标有*的机构目前没有私募股权基金在管理。

一家尚未进行私募基金管理的信托公司的相关人士直言不讳地告诉记者,私募基金牌照对信托公司来说意义不大,因为没有太多的业务必须通过这个牌照来实现,也没有真正的业务需求,每年都需要支付费用,这就需要增加人力和运营成本。相比之下,信任计划可以满足许多要求,并且更加灵活。

从实际情况来看,信托公司对备案产品的兴趣不高,分化严重。目前,在中国科学技术基金会私募基金公示系统中,共发现信托公司管理的私募基金产品4068条记录,其中中信信托和中国对外经济贸易信托备案产品较多,分别为270条和121条。

其他26家信托公司的态度比较冷漠,注册的产品一般在20-60个左右,而有些信托公司在取得私募基金经理资格后,只注册一个私募产品。

上述信托公司人士回忆道,“当时信托行业发展相对较快,不像近几年监管严格的情况。当时信托业觉得自己的业务有很大的发展空间,所有牌照都想包进去。现在很多信托公司会越来越务实,尤其是除了信托总公司以外的中小公司。大家都比较注重务实的牌照,信托公司对私募基金管理不是很在行。

乐进Function分析师廖表示,大多数信托公司实际上并没有开展与私募基金相关的业务,但申请私募基金牌照的难度远低于维持牌照的难度。之前没有私募基金团队基础的公司,在当前行业转型期,没有动力和必要组建团队拓展相关业务,导致私募基金牌照的退潮。发行更多产品的信托公司是有历史的。早些年,他们实际上已经开始了相关的业务,建立了自己的系统,形成了一个战斗团队。他们已经过了投资期,现在是输出部门。相关业务的边际成本比较低,会继续扩张。

市场竞争力逐步降低

早期,信托公司蜂拥申请私募股权牌照,以逐步提高其在证券投资方面的积极管理能力。在廖看来,少数未来业务全面发展的公司仍将布局私募基金业务,甚至可能出现以关联业务为主营业务的公司。但需要注意的是,短期内,绝大多数公司不会以此业务为主要方向,因为没有额外的可用资源增量、足够的协同效应和比较优势,很难形成强大的市场竞争力。

在监管迫使行业深度转型的背景下,信托公司资产证券化的布局理念开始发生变化,逐渐延伸到具有标准化和服务信托特征的资产证券化业务。

一位信托行业观察人士指出,对于信托公司来说,私募股权牌照的价值和功能在过去两年中没有得到明确界定。在统一监管下,监管差异减少,这也是信托公司不再热衷于相关牌照的原因。从行业来看,信托公司参与资本市场的障碍不在于牌照发放,而在于投资和研究能力的培养。信托公司需要形成差异化、特色化的产品体系,为客户创造价值。

郑重声明:本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转载文章仅为传播更多信息之目的,如作者信息标记有误,请第一时间联系我们修改或删除,多谢。

热点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