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基金转型数或超过180年 最大转型呈现四大趋势

2020-11-23 13:30:00 来源:中国基金报

原标题:今年基金转型次数可能超过180年。最来源:基金部落

资产管理新规整改期限临近,分级基金、短期理财基金转型寻找出路。今年以来,已有88只基金转型;年底前,分级基金和短期理财基金将分批转型,2020年转型基金数量可能达到新高。

基金转型次数连续三年突破100次

风数据显示,从基金转型生效之日起,截至11月20日,今年转型基金数量为88只,主要是分类基金和短期理财基金。其中,分级基金21只,短期理财基金24只,合计超过总市值的一半。

从历年转化资金数量来看,2015年至2019年,转化资金数量分别为52、45、63、171、164笔。根据监管要求,分级资金和短期理财资金整改期限不变,改造将于2020年底前完成。目前仍有84只分级基金和11只短期理财基金尚未整改,今年转型的基金数量很可能超过180只。

针对上述现象,业内很多人认为,公募基金适应监管政策和市场变化,产品转型对投资者和基金公司都有利,是一种性价比高的方式,是行业成熟的表现。

“上述许多产品都是在新的资产管理法规要求下进行的转换。分级基金和短期金融基金都是,大部分可能会选择产品转型。”上海某中型公募市场部人士表示,不符合监管要求、不适应市场的基金,通过转型获得新生,对持有人和基金公司都有利。

中融基金认为,转型是应对政策变化和市场变化的一种方式,更好地为基层人民服务,体现现有产品的价值。这说明基金公司在产品线运营上更加成熟,意识到基金产品要满足市场、监管和投资者的需求,综合考虑经济发展和资本市场的需求,满足投资者的合理需求,顺应资产管理行业的发展现状,这是基金行业成熟发展的表现。

在中融基金看来,转型在基金新陈代谢中起着核心作用。公募基金产品要符合基层群众的要求。投资者需要获得有效的投资和财务管理工具来实现稳定的投资增长。积极转化资金是实现这一需求的重要途径。

"基金产品的新陈代谢是金融市场变化的必然过程."上海证券基金评估研究中心基金分析师韩阳表示,公共基金作为一种理财产品,需要不断更新以满足新的要求,才能保持长期活力。与申请新产品相比,基金转型节省了人力成本,是一种更具成本效益的方式。

韩阳认为,新陈代谢本质上是淘汰不符合合资企业管理新规则、不能满足资本市场未来需求的产品。过去建立的基金产品,必然不适合未来发展。对于这些产品来说,主动转型是最有效的方式。

转型呈现四大趋势

需要注意股民的经验

从转型的角度来看,主要有四种类型:一是分级基金转型为LOF产品;二是短期理财转化为短期债务或利率债务产品;三是部分正规开放式基金改为开放式基金。比如长生盛杰一年内改为“长生盛杰基金”,中欧洪涛一年内改为“中欧洪涛”;最后,冷门的产品变成了热门的主题基金,比如“财通稳健成长”变成了“财通可转债”;第四,汇天府价值的多因素量化策略。

谈到基金转型的注意事项,中融基金表示,基金转型正在向成熟方向发展。首先,从产品类型来看,转型是为了让产品更有生命力,让持有者更容易清楚地了解产品的类型;其次,从风险收益特征的角度,要了解持有人偏好的风险收益特征,为其提供更容易接受和持有利润的产品;第三,从市场热点的角度来看,向热钱基金的转型,不仅要以基金规模的增长为目标,更要以给基础人群提供紧跟市场热点的投资工具为目标。

韩阳表示,基金转型后,对投资者来说相当于一个新产品,因此投资者需要重新考虑产品类型和风险回报特征是否仍然适合持有。同时,虽然转型可能对原持有者并不友好,毕竟基金的风险水平、投资范围、投资方式都发生了变化,但对于即将消失的产品,转型可以帮助投资者平稳过渡,是一个更负责任的方案。

从2015 ~2016年的关闭开放,2017 ~2019年的保本基金转型,到今年大量的分级基金和短期理财基金的转型,以及券商资产管理的大集合到公开发行,在监管政策和市场变化的要求下,基金转型正成为股票不合规、缺乏市场适应性的产品的新的出路。部分基金转制后,基金规模增加了几十倍甚至上百倍,转制效果日益突出。

郑重声明:本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转载文章仅为传播更多信息之目的,如作者信息标记有误,请第一时间联系我们修改或删除,多谢。

热点推荐